深究新能源mini卡衰落背后:产品研发之初未从场景出发
自橙仕汽车打起第一枪后,新能源mini卡曾迎来了其短暂的高光时刻,销量增速赶超轻卡、van系等一众车型,备受车企、经销商看好,认为这是值得一入的蓝海市场。
然而,进入2024年,新能源mini卡却出现销量持续下滑,甚至连续5个月呈现出销量负增长的局面。
有人说,这是因为新能源mini卡生不逢时,没赶上政策好时候;
也有人说,新能源mini卡购置/使用成本过高,不可能取代电三轮的位置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,造成新能源mini卡如今的发展困境?请看电车资源的深入分析。
新能源mini卡不是市场主流需求产品
据电车资源数据统计,1-10月我国新能源mini卡销售4928辆,同比去年增长0.7%,市占比1.3%,投放区域集中在河北省。其中,远程旗下活越神童01销量最多,达2119辆,占据新能源min卡总销量近五成。
通过对数据观察可知,上半年新能源mini卡销量还可以,峰值销量还突破千台,但自进入下半年后,新能源mini卡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销量负增长。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,是远程在上半年向河北地区定点投入了一批活越神童01,带动了上半年新能源mini卡的销量。
此外,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,我们还可以明显发现新能源mini卡并不是市场主流的需求产品,因为新能源mini卡销量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个车企、一个地区,明显是根据客户特定需求进行投放。主流产品的核心特点是多点投放,销量集中度高并不是产品主流需求释放的表现。
“2025年新能源mini卡市场仍会有,但也仅是用户的特定需求,不是全国性需求,不能作为车企的主销车型,仅是一款补充类产品的存在。”电车资源行业研究院院长袁凯表示。
根源:未有适用场景,违背物流车发展底层逻辑
正如深圳一经销商所言,“没有卖不好的车,只是卖给了不需要的人。”
造成新能源mini卡推广受限的关键原因,电车资源认为在于产品研发逻辑的不当,即车企在产品推出之后才去寻找适用场景,而不是在研发之初就围绕具体场景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。比如,在城配最后一公里运输中,电动三蹦子的成本优势会更加突出;稍远一点的运输距离,微面的tco优势又比mini卡大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新能源min卡从一诞生,适用场景就非常受限。
此外,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迅速发展,未来无人驾驶货车在城市配送中承担货物运输任务会变得更加可能,这也进一步限制了新能源mini卡寻找可替代的应用场景。
不止于此,推广难更深层的原因,是新能源mini卡在研发之初未能顺应物流车发展的底层逻辑。
要知道,物流车的工具属性是永远不会改变,车企研发产品的底层逻辑在于如何帮助用户赚得更多、提高收益。由于新能源的“基因缺陷”,物流车在新能源化的过程中,产品续航无法像油车那样做到全场景覆盖,车企为了应对这种极致缺陷,才会对产品进行场景化开发,中面、小轻卡就是车企根据场景化开发的车型,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用户拉得更多、赚得更多。但是新能源mini卡的诞生,反而增加了用户的支出,完全就违背了物流车发展的底层逻辑,这是其难以在市场推广的根本原因。
2025年,新能源mini卡出路在哪?
新能源mini卡企业要想继续发展、生存下去,首先一定要根据场景经济性来研发产品,进而再去找到适用人群和对标客户,将mini卡的经济价值做到最大化释放。
可是,在技术门槛提高、用户消费意愿不高和行业内卷的情况下,新能源mini卡2025年要如何才能找到需要的人呢?
2024年12月14-15日,电车资源在广州举办“2024第八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绿色城配大会”。会议将邀请全国各大新能源物流车运营商、经销商、金融保险机构、运力需求方、货运平台等产业链代表的高层领导人,用更高视野,共商合作,共谋发展。总裁班分享会以问题为导向,从运营经销商当前面临的痛点和难点出发,捕捉当下的市场动态和变革趋势,深入探讨包含新能源mini卡在内的行业所面临的转型挑战与机遇。